
从1912年到2025年网上炒股开户
北大医学已经走过了113个年头
对于北大医学临床医学的一部分学生而言
除了学院路38号校区
还有一个地方在他们的求学生涯中
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
那就是位于西城区草岚子胡同8号的
城内学生宿舍区
这里被大家亲切地称作“草岚子宿舍”
这个与北大红楼分别处于中南海东西两侧的地方
因距离北大医院、人民医院等附属医院较近
成为了部分高年级医学生进院实习期间的宿舍
半个多世纪以来
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
胸怀祖国、对党忠诚、献身医学、仁心仁术的优秀学子
从最初只有住宿功能的“牛圈”
到如今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的学生生活区
草岚子宿舍的面貌日新月异、今非昔比
但不变的是,一代代北医人
在此留下了
热血奋斗的青春和永不磨灭的同窗情谊
1
老北医人记忆中的“牛圈”

草岚子宿舍位于西城区什刹海街道西什库大街草岚子胡同8号,查阅房产证等资料得知,草岚子宿舍院内建筑建成于1953年,原为中国油脂公司用地,后来成为北京医学院城内学生宿舍区。草岚子宿舍共有楼房三栋,分别是北楼、中楼和南楼、小礼堂一栋,其余为平房,院内建筑为砖混结构,木制大屋顶。
目前能联系到的最早住在草岚子宿舍的是1969届校友,据北医1963级医疗系赵平等校友的回忆,1966年初,63级医疗系的学生进入医院开始临床学习,也因此,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城外宿舍搬到草岚子宿舍,“南楼住女生,北楼住男生,我们住在南楼二层,6到10多人一个宿舍。”那时候,草岚子宿舍所在地叫做“牛圈”,具体是什么典故,也没人知道,北面还有菜园宿舍,住着在不同医院实习的学生。当时的草岚子基本上只有住宿功能,“宿舍也没有看书的地方,除了床就是一张桌子、一个凳子,只能睡个觉。二层楼有一个长排的水泥池,装了很多自来水龙头,可以用脸盆接水洗脸、洗衣服,吃饭和洗澡都在医院里。一层有个礼堂,平时用来开会,东面小院子有个锅炉房,用来打开水。院子有大约半个篮球场大小,只有一个篮球架。”虽然离北海公园很近,但大家却都很少有机会去,
我们整天像个陀螺一样,在医院里学习都忙不过来,不是吃饭、睡觉就是教室、病房,总之就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,没有什么娱乐活动。我们都是从困难时期过来的,也没人觉得当时的条件艰苦。
2
永不磨灭的青春岁月

△潘云燕和学生吴怡湘毕业前在草岚子合影
1978年,北京医学院按照统一招考、择优录取的原则,录取了77级医学、基础医学、公共卫生学、口腔医学、药学、药物化学等六个专业共494名新生入学。药学、药物化学专业学制四年,其余为五年,长学制学生在高年级进入附属医院进行临床阶段的学习。据原城内生活科职工潘云燕回忆,20世纪70-90年代,当时在北大医院、人民医院、积水潭医院和部分口腔医院(西什库后库)实习的学生,以及部分研究生,居住在草岚子宿舍,很多宿舍都有来自不同医院的同学。

△草岚子宿舍大门,上面还能看到中国油脂公司的印记(草岚子旧貌)

△宿舍入口及传达室(草岚子旧貌)

△南楼(草岚子旧貌)

△车棚及篮球架(草岚子旧貌)

△中楼一层食堂窗口(草岚子旧貌)
2006届校友李超波是北医2003级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,2004年至2006年在北大医院实习期间,住在草岚子宿舍北楼一层105室。
我住的北楼有两层,男生住一层,女生住二层,四个人一个宿舍,每学期住宿费750元,因为学校和医院每月都给我们发些补助,所以不觉得贵。
那时的草岚子宿舍还是老建筑,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,已经比较老旧了,但是条件和60年代相比,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。每间宿舍有四张床,上面是床,下面是书桌、书柜、衣柜和椅子。厕所和盥洗室在一起,每层只有一个厕所,一层是男厕,二层是女厕,盥洗室还没有洗衣机,只能手洗衣服。北楼院内有开水房,食堂在中楼内西侧,
食堂不大但是种类不少。早餐有煎饼果子、油条、粥等,午餐有咕咾肉、红烧肉、炒豆腐皮、韭菜炒鸡蛋、香菇油菜,主食有米饭、饺子等,晚餐和午餐差不多。每日三餐共十几元钱,味道挺可口,只是没有桌椅,需要打饭回宿舍吃。
当时食堂有三四个工作人员,李超波至今还清楚地记得,其中有个胖胖的来自顺义的厨师,嗓音高尖,经常热情地招呼打饭的同学:“饺子不错,来三两?”“今儿这红烧肉特香,就着米饭吃多美”。
那时候的娱乐生活也很丰富。由于宿舍区离北海公园、国家图书馆分馆(文津阁)、西什库教堂很近,几个同学办了北海公园的月票,晚上没事儿的时候常结伴去跑步,从西南门进去,绕湖一圈,经过小西天、五龙亭、静心斋、濠濮涧等景点,一直跑到东南门的湖心岛,满身大汗地在岛上散步畅谈。
当时‘仿膳’饭庄还在湖心岛,我们几个小伙子曾有过豪言壮语,毕业时一定要在里面甩开腮帮子吃一顿,结果2006年7月毕业时一问价格——400元一位,远超我们的预算,囊中羞涩的我们只好另选可以看价格点菜的小饭馆吃了顿散伙饭。
文津阁当时常有知名学者开设讲座,李超波有时会去听,印象比较深的是王蒙讲《红楼梦》;平安夜时西什库教堂很热闹,虽然大家都不信教,但会结伴去凑热闹。
草岚子宿舍所处的位置很繁华,买东西、请朋友吃饭、坐车、看电影、游泳、购书都很方便。
我们常去附近的顺天府超市买东西,我的闹钟还是在那里买的;朋友来拜访,就在附近的护国寺小吃、延吉餐厅等请他们吃点便饭;国管局正门前的公交站当时叫‘府右街’,有68、101、103、124等多趟公交车,我们可以在西什库教堂门前的月票点办‘市学’(10元)或‘通学’(20元)月票,去哪里都方便;当时附近有红楼和胜利两家电影院,北大医院工会和影院合作,可以优惠购票,有时还组织包场,《天下无贼》、《郑培民》等电影都是在那里看的;附近有北京四中游泳馆和总参平安里游泳馆,医院工会也和金台饭店合作提供优惠,我们常到那里游泳;从宿舍骑自行车几分钟就能到西四十字路口,那里有家新华书店,我们常到那里买书。
重要节日的如元旦、春节,宿舍礼堂会举行联欢会等活动,由北大医学部的同学们自导自演,节目十分精彩;草岚子宿舍的职工也会举办联欢会。2005年春节联欢会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大医院泌尿外科教授郭应禄也到场助兴。
同学们和草岚子师生员工的关系也很亲近,李超波记得,
管理员潘云燕大姐性格外向,身材高大健壮,经常热情帮助我们;传达室大爷叫刘均苓,山东人,常招呼我们到屋里坐坐、聊聊,记得他抽的烟是山东产的‘大鸡’牌,还给我们讲了很多老家的故事;另一位记不起名字的传达室大妈也很和蔼,她是北京某单位退休职工,当时60岁左右,个子不高,还给单身的我介绍过对象,可惜没成。
由于宿舍里每位同学的毕业时间不同,所以舍友经常换。李超波宿舍的一位同学毕业要到白云山制药集团工作,从北京到广州需要坐飞机,带不了太多行李,就把毕业证、身份证、随身衣物等装在一个拉杆箱中,临走时说宿舍遗留的所有东西都不要了,请同学们代为处理。
他出发后,宿舍里的情景看上去就像他平常的生活状态,我们还挺伤感,之后几个同学各取所需,我取走了二月河写的十三本皇帝系列的小说。
学生时代的情谊不仅是青春的印记,也是生命中珍贵的财富。说起当时的同学,李超波提起了一件小事。有一次,他骑自行车回草岚子,在大门处和同班一位急着骑车出门的女同学撞上了,
她的前车轮直直地撞到我的前车轮,一下就把我的前车轮撞成了U型,她也办不成急事了,只好用她的车驮着我的车,到大红罗厂街的修车点换轮子。20年过去了,这位女同学现在已是邯郸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主任了,我们关系还很好,不知道她还记不记得这件事。
3
草岚子旧貌换新颜
李超波毕业后,他口中老旧的草岚子宿舍终于实现了旧貌换新颜,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学生社区。

2007年12月,草岚子宿舍南楼新建、北楼加固改造工程开工。时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、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在开工奠基仪式上说,城内学生宿舍建成以来,迎来送往了上万名医学生,尽管设备陈旧,条件艰苦,同学们却丝毫没有因此减少学习工作的热情,形成了独特的“草岚子精神”。

2010年5月,经过两年多的施工,城内草岚子学生公寓落成典礼举行。新建的学生宿舍楼(南楼)共五层,包括地上三层、地下二层。地下一层设有厨房、餐厅、学生活动厅及管理办公用房。地下二层有公共浴室、设备用房和自行车库。地上三层为学生宿舍,配备了空调、独立电源插座、智能限电装置、电话、校园网、门禁系统等设施。为加强草岚子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保障,医学部批准成立了城内学生宿舍管理办公室,从社会引进了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、餐饮服务公司和保安公司。


2019年,包括赵平在内的医学部医疗系69届3、4班的12名校友在毕业50周年之际重回草岚子宿舍。在城内学生宿舍管理办公室老师的引导下,校友们参观了宿舍区,虽然建筑已经和记忆中的完全不一样了,但是草岚子的一草一木还是勾起了校友们的深情回忆,校友们了解了宿舍区近年来的发展变化,感慨万千,激动不已。
参观结束后,城内学生宿舍管理办公室特别邀请校友们与学生代表举行了“我与祖国共成长”座谈会,校友们纷纷写下了对青年学子、母校的深深祝福与感恩。

△改造后的食堂

△改造后的浴室

△活动室健身设施

△北楼提升改造

△南楼北侧盥洗室卫生间改造

△地标性打卡地

△南楼前绿化景观改造

△南楼部分宿舍改造和家具更换

△地下自习室改造
为了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,草岚子宿舍的改造工作一直在进行:2019年2月,完成食堂改造;2021年,地下浴室完成改造;同年,活动室完成改造,增设了LED大屏、更换了卡拉OK、灯光设备,北大医院和人民医院捐赠了健身器材;2023年8月,宿舍区北楼完成提升改造,投入使用;9月,快递柜投入使用;11月,外卖柜投入使用;2024年4月,完成南楼学生宿舍空调的整体更换;8月,完成南楼北侧盥洗室卫生间改造,打造地标性打卡地;10月,完成南楼火灾报警系统更换;2025年6月,完成南楼屋顶防水敷设,完成宿舍区南楼前绿化景观改造;7月,完成南楼部分宿舍改造和家具更换;8月,完成地下一层自习室改造并完成家具更换。
目前草岚子宿舍分为南楼和北楼,在住学生约500人,为在北大医院、人民医院和少部分肿瘤医院(在北大医院和人民医院转科)实习的高年级学生。



△劳动育人
为了营造温馨的宿舍区氛围,城内学生宿舍管理办公室联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、人民医院,在春节、端午、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,组织同学共同开展各类文化庆祝活动,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,同时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;医院的领导老师们也常来此看望学生,给他们送清凉、送温暖,和他们一起包饺子、拉家常;城内学生宿舍管理办公室的老师们不仅安排了理发、清洗眼镜、维修自行车等便民服务,还设置了投壶、套圈、DIY漆扇、猜灯谜、冰皮月饼制作、体验手磨咖啡等互动游戏,让师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,在欢声笑语中体会到宿舍区的温暖;除了丰富多彩的活动,草岚子宿舍还举办劳动育人后厨体验等,充分发挥三全育人的作用。
2018级八年制学生高渊曾于2021年入住北楼102室,经历了改造之前的老北楼和之后的新北楼,在此之前,他曾在北京大学44号楼和北医2号楼住过,“和之前的宿舍相比,草岚子宿舍属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,一个小小的区域内高度集成了住宿、自习室、食堂、洗澡间、超市、健身房、会议室等功能,整体上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都能被高效满足,特别是北楼改造后焕然一新,无论是外貌还是实用性都得到了很大提升,尤其是洗手池的热水系统更新后,冬天洗手也不会冷了。”对于后勤和物业的工作,高渊十分满意,
城内学生宿舍管理办公室的老师经常询问同学们的意见,之前我提过关于餐品口味的建议以及关于打印机摆放位置的建议,都得到了采纳。遇到忘带钥匙、故障报修、物品寄存等,我们就找物业的梁金老师,都能得到及时解决。草岚子经常举行便民服务,我最喜欢理发和电脑清灰,足不出户就能一站式解决,非常方便。


2022年-2023年,城内学生宿舍管理办公室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大学“求实”奖教金——最美服务团队奖,2024年获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全育人支持奖。提到这些成绩,城内学生宿舍管理办公室主任孙攀说:
城内办将传承并发扬历任北大草岚子人所秉持的优良传统,以‘时时放心不下’的责任感,忠诚干净网上炒股开户,担当作为,做好临床实习同学的后勤保障工作,为推动北大医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牛策略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