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合竞价打板的核心是通过公式量化筛选符合“量价达标、封单坚决”的标的股票配资市场,减少主观判断误差。但需明确:公式并非“万能钥匙”,需结合市场环境、题材逻辑与风险控制使用。以下从公式核心逻辑、编写思路、参数设置、实战优化四个维度,详解集合竞价打板选股公式的构建与应用。
图片
一、公式核心逻辑:锚定三大关键信号
集合竞价打板的本质是捕捉“主力封板意愿强+资金真实介入+无明显风险”的标的,公式设计需围绕三大核心信号展开,缺一不可:
1. 价格信号:9:25集合竞价收盘价等于涨停价,且整个9:20-9:25阶段价格未回落(排除“虚假涨停”);
2. 成交量信号:集合竞价成交量达标(匹配市值规模),证明有真实资金承接,避免“无量空涨”;
3. 封单信号:9:25收盘时涨停封单量充足,且封单占流通盘比例合理,体现主力封板决心。
二、基础公式编写:以通达信为例
通达信软件支持通过“条件选股公式”编写集合竞价打板策略,以下为基础版公式代码及解析,适用于普通投资者入门:
1. 基础公式代码(通达信)
plaintext
{集合竞价打板基础公式}
涨停价:=REF(C,1)*1.1;{昨日收盘价*1.1(主板),创业板/科创板为1.2或1.3,需根据个股类型调整}
集合竞价收盘价:=O;{9:25开盘价即集合竞价收盘价}
集合竞价成交量:=V;{集合竞价阶段总成交量}
流通市值:=CAPITAL*C/100000000;{流通市值(单位:亿元)}
{条件1:集合竞价收盘价等于涨停价}
条件1:=集合竞价收盘价=涨停价;
{条件2:成交量匹配市值(避免无量)}
条件2:=IF(流通市值<50, 集合竞价成交量>=2000,
IF(流通市值<100, 集合竞价成交量>=3000,
集合竞价成交量>=5000));{单位:手,50亿以下需≥2000手,50-100亿≥3000手,100亿以上≥5000手}
{条件3:封单量匹配市值(体现封板决心)}
封单量:=DYNAINFO(54);{获取9:25涨停封单量(单位:手)}
条件3:=IF(流通市值<50, 封单量>=50000,
IF(流通市值<100, 封单量>=80000,
封单量>=150000));{50亿以下封单≥5万手,50-100亿≥8万手,100亿以上≥15万手}
{条件4:排除前期涨幅过大(规避出货风险)}
近5日涨幅:=C/REF(C,5)-1;
条件4:=近5日涨幅<=0.3;{近5日涨幅不超过30%,避免高位涨停}
{综合选股条件:所有条件同时满足}
集合竞价打板选股:条件1 AND 条件2 AND 条件3 AND 条件4;
2. 关键参数解析
- 涨停价计算:主板个股涨停幅度为10%(公式中“1.1”),创业板、科创板为20%(注册制前5日无涨跌幅限制),需根据个股所属板块手动调整参数,避免因涨跌幅规则错误导致筛选失效;
- 成交量/封单量标准:参数基于市场普遍规律设定(如50亿以下小盘股需2000手以上成交),可根据行情调整(如牛市可适当降低标准,熊市需提高标准);
- 近5日涨幅限制:设置“不超过30%”是为了排除短期爆炒标的,若想捕捉连板股,可将参数调整为“近5日涨幅<=0.5”(50%),但需同步加强风险控制。
三、进阶公式优化:叠加题材与资金面
基础公式仅筛选“量价达标”标的,进阶版需叠加题材逻辑与资金面信号,进一步提升成功率,以下为优化方向及代码补充:
1. 叠加“板块热点”(需结合行业指数)
若想筛选“热点板块内的涨停股”,可加入行业指数涨幅条件,确保标的符合当下市场主线:
plaintext
{条件5:所属板块为当日热点(行业指数涨幅≥2%)}
行业指数涨幅:=INDEXC/REF(INDEXC,1)-1;{获取个股所属行业指数涨幅}
条件5:=行业指数涨幅>=0.02;{行业指数当日涨幅≥2%,判定为热点板块}
2. 叠加“主力资金介入”(结合资金流指标)
通过“主力资金净流入”验证资金真实性,避免主力诱多:
plaintext
{条件6:近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为正}
主力资金净流入:=FINVALUE(284);{通达信“主力资金净流入”财务指标,单位:万元}
条件6:=主力资金净流入>0;{近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为正,证明有资金主动介入}
3. 进阶公式综合条件
将上述条件整合,最终选股条件变为:
集合竞价打板选股:条件1 AND 条件2 AND 条件3 AND 条件4 AND 条件5 AND 条件6;
四、公式使用注意事项:避免踩坑
1. 数据时效性问题:集合竞价数据(如封单量、成交量)需在9:25后才能获取,公式需在9:25-9:30期间运行(通达信“条件选股”功能),不可提前筛选;
2. 排除特殊个股:公式无法自动识别“业绩暴雷、监管问询、退市风险”个股,需手动核查筛选结果的基本面(如查看最新公告、财报数据),避免踩雷;
3. 参数动态调整:
- 大盘环境差(如低开超1%、创业板指跌超2%):需提高成交量/封单量标准(如50亿以下小盘股成交量≥3000手);
- 连板行情火热(如每日10只以上连板股):可适当降低近5日涨幅限制(如≤50%),捕捉强势标的;
4. 不依赖单一公式:公式筛选结果仅为“初步标的池”,需人工结合“个股题材正宗性”(如是否为政策直接利好)、“板块地位”(是否为龙头股)进一步筛选,避免机械套用。
五、实战流程:从公式筛选到入场
1. 盘前准备:每日收盘后,将公式中“涨停价计算参数”按个股板块(主板/创业板)调整完毕,确保公式逻辑正确;
2. 盘中筛选:9:25集合竞价结束后,打开通达信“条件选股”,选择编写好的“集合竞价打板公式”,运行筛选,获取当日符合条件的标的列表;
3. 人工二次筛选:
- 核查基本面:排除近1个月内有业绩亏损、监管问询的标的;
- 确认题材:通过“涨停原因”功能,确认标的是否属于当日热点(如政策利好、行业涨价);
- 判断龙头:在同一板块标的中,优先选择封单量最大、成交量最多的个股(龙头股封板稳定性更高);
4. 入场与风控:
- 入场时机:9:25-9:30期间以涨停价委托(若封单充足,需排队等待成交);
- 止损规则:若开盘后30分钟内炸板(涨停价被打开)且股价下跌超3%,立即止损;若全天封死涨停,次日开盘若封单骤减或低开超2%,及时止盈;
5. 盘后复盘:记录当日筛选标的的“涨停成功率”(是否封死至收盘),若失败率较高(如超过50%),次日调整公式参数(如提高封单量标准)。
六、核心提醒:理性看待公式价值
集合竞价打板公式的核心作用是“提高筛选效率”,而非“保证盈利”。实战中需明确:
- 风险与收益对等:打板策略本身风险极高,公式仅能降低筛选误差,无法规避“主力炸板出货”“突发利空”等风险,需严格控制仓位(单只标的仓位≤10%);
- 持续优化迭代:市场风格会变(如从“小票炒作”转向“大盘价值”),需定期根据行情调整公式参数,避免公式失效;
- 结合盘感积累:公式是“工具”,最终盈利依赖“工具+盘感”,需通过每日复盘,总结公式筛选成功/失败的原因,逐步形成符合自身风格的操作体系。
总之,集合竞价打板选股公式需在“量化逻辑”与“主观判断”间找到平衡,既利用公式高效筛选股票配资市场,又通过人工把控风险,才能在高风险的打板策略中实现稳定收益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牛策略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